2020年11月1日 星期日

亞歷山大‧內哈瑪斯《論友誼》──我們為什麼愛朋友?別開生面談友誼

最近把架上一些舊書拿起來重讀,讀完《論友誼》,很開心的宣布這是一本值得重讀的好書。
當年讀的感想跟印象深刻的地方,重讀後又有不同感覺、不同想法,打鐵趁熱記錄下來。



書名:論友誼:穿梭哲學、藝術、文學、影劇,探尋歷史河流中的友情真相
作者:亞歷山大.內哈瑪斯(Alexander Nehamas)
譯者:林紋沛
出版社:網路與書出版
出版日期:2018/04/28
博客來: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784916



簡單摘要我覺得精彩有趣的地方,既是印象深刻處,也是重讀之後抓住的整體論述脈絡。

本書分為兩部,第一部有三章,算是文獻回顧跟背景鋪陳。第二部的後三章才是重頭戲,越來越精彩。這樣安排應該是因為本書是學術著作,寫作力求嚴謹,不過讀者也可能因為背景太長就放棄,滿可惜的,因為第二部真的有許多發人深省的論點,讀來很有收穫。讀完之後我開始思考一、二部是否能反過來讀?感覺未必不成立。事實上本書在網路書店的試閱放的是第四章,可見確實是好酒沉甕底啊。

本書深刻的回答了以下問題:我們為什麼愛朋友?為什麼怎麼說都說不清楚?友誼是道德的美德嗎?友誼有時會帶我們走向不道德、不樂見的未來,但我們為何還是讚美友誼?

各章摘要兼心得


第一部

第一章 朋友是另一個自我 亞里斯多德的基礎

第一章講亞里斯多德談的三種Philia。不是很有趣的背景鋪陳,但又好像不得不講,基本上可以撐過這章應該就能讀完全書啦。(不知道跳過去會有多大影響?因為後面真的比較好看)
Philia好像可以類比為友誼,但事實上兩者差滿多的,只是談友誼必以亞里斯多德為起點,所以不能迴避。

講完亞里斯多德就從古典時代進入中世紀,探討友誼(厚此薄彼之愛)為何和基督教的普世之愛(Agape)水火不容。


第二章 一種分離 現代友誼的出現

友誼由公領域關係轉變為私領域關係,史賓賽《仙后》(1590、1598)和蒙田《蒙田隨筆集》〈論友誼〉(1580 、1588、1595)正好見證這個轉變的時刻。蒙田和摯友波埃西的例子後面也會一再談到。
蒙田道出了友誼的本質,作者將一再闡述蒙田的洞見。蒙田的名言也摘錄在本書封底,:
「為什麼愛他,我覺得這無從表達,只能回答:因為是他,因為是我,除此之外別無答案。」

此外,友誼不只如上所述跟基督教的普世之愛Agape不合,也和道德不太合拍,以致友誼在整個哲學討論被邊緣化。


第三章 靈魂的結構 友誼與藝術

作者開始用藝術作品、文學作品分析友誼。透過畫作、小說等感覺不太適合的例子,反過來思考友誼有什麼特性,為什麼不適合用畫作或小說呈現?

結論:友誼需要時間,充滿重複、日常的互動。互動很著重身體語言、語氣等表現,畫作不易捕捉,小說寫起來很囉嗦,所以都是不適合的例子。

以上第一部算是文獻回顧、背景、起頭,第二部才是重頭戲,要用越來越適合、越來越能切入核心的例子來講友誼。


第二部

第四章 諸如此類 我們為什麼愛朋友?

本章的核心問題是:我們為什麼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愛朋友哪一點?為什麼愛朋友?
作者舉蒙田的〈論友誼〉和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件(朋友幫他一個大忙)來說明。

最後的結論是:這就像隱喻,永遠說不完、說不清楚,永遠可以繼續開展。(舉到爛的例子:茱麗葉是太陽,意指茱麗葉不像一般比喻戀人常用的月亮,她本身就是光的來源;是開啟羅密歐一天的太陽;諸如此類)

因為我們對朋友的愛包含「未來」:兩人因為這段友誼可能變成的樣子。未來仍然未知,所以我們當然說不清楚,但永遠覺得就像好隱喻,還有更多東西可以挖掘。這裡開始帶出全書的重要論點:友誼跟隱喻、藝術、美感的密切關係。後面兩章會繼續發展這個論點。


第五章 毫無幽默感 友誼的瓦解

最喜歡這章,讀起來很好玩,很痛快!這章主要的例子《藝術》是舞台劇,戲劇(廣義而言,包括影視)這個文類是作者主張最適合表現友誼的媒介。光是聽作者轉述這齣戲就很精彩,很希望有機會看到演出。

簡單講就是,彼此關係好壞(還是朋友vs反目成仇)影響我們怎麼「詮釋」朋友的行為,怎麼從連續的時間切割出事件、怎麼詮釋事件。因為是一種詮釋,所以可以呼應「美學」的論點。友誼跟藝術品味有驚人的相似處,甚至可以相互影響(如《藝術》情節所示)。所以友誼其實是美學,也是打造個體性的重要機制。


第六章 友誼的善

最後一章,主要的例子是電影《末路狂花》,一樣又是戲劇影視類。這個例子的重點是,《末路狂花》呈現友誼不道德的一面,而且電影說的不是「好友誼有時可能包括不道德的行為」,而是「這段友誼很棒,因為它帶主角走向謀殺、搶劫、威嚇、破壞」。《末路狂花》明確點出友誼跟道德可能對立,要回應第一章的討論,不是只有有德者才能擁有友誼,友誼可能根本就不道德,甚至害人做壞事。

那麼友誼的「善」是什麼,為什麼還是「善」?
因為友誼能幫助我們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,也就是打造個體性。透過朋友以及友誼提供的友善空間,我們可以摸索、發展,和朋友一起走向(希望是美好的)未來,變成自己希望成為的樣子。但因為未來無法保證,所以也可能走向黑暗未來,竟成了自己不想要的樣子。

這就是友誼的兩面性,可是友誼的危險不足以抹煞這個善。



最後簡單講一點心得摘幾句話就好。

重讀感覺還是有滿多發人深省的地方,真的是一本值得讀的書。
當年總覺得很多地方理解不太連貫,沒想到隔幾年再看好像真的懂了,大概也能安心的擱下它了XD

當年讓我滿有共鳴、有啟發的是三點:
1. 第四章(頁121前後):工具式關係相較於非工具式關係(個人式關係)的差別。
2. 第六章(頁215):道德不是人生中唯一重要的價值,愛和友誼也是。
3. 第四章:為什麼永遠說不清為何愛朋友?因為友誼永遠包含對未來的愛,所以還不清楚。

如今重讀,我覺得2跟3還是很喜歡,也還是很愛第五章的例子(《藝術》),此外也喜歡作者講隱喻的地方。
整體而言非常推薦,是一本不會太難的哲普讀物,問了有趣的問題,提出有趣的解答,深入淺出帶領大家思考人生不可或缺的友誼。


最後小小講一下翻譯。
整體滿流暢的,很好,大概可以給85分。基本上可以很順的讀完,很對得起推薦序的讚美。

從頭讀來似乎有種漸入佳境感?第一章不知道是否亞里斯多德太疏離,譯文有種距離感,第二章之後就越來越順,第五章很不錯,我覺得也是全書高潮。第六章最後有個詩的例子,個人沒啥感覺,但翻譯確實下了很多工夫,譯出來韻腳音節都有符合文章的說明。

句子處理的習慣比較零碎,全書大概有3~5句會碎到卡住,有些地方的逗號可以去掉,不過還不至於影響閱讀(大概寫作多少還是受英文影響)。大概有3~5句處理得不夠順,要再想一下,甚至去推原文是什麼。以正文有230頁來講,這樣的比例應該算是很低了,所以整體還是滿流暢的。(註釋跟譯註我跳過沒有重讀。)

有一處誤譯:不知道為什麼奧迪修斯(人)寫成奧迪賽(作品),也許是考量到讀者不熟悉奧迪修斯這個名稱?總之這樣處理似乎不太恰當,如果有機會希望能更正吧。順帶一提本書另一個可惜之處是沒有做索引,感覺有索引還是會更完整、更有學術價值。不過本書應該定位為哲普讀物,所以就沒做索引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